窑湾印象

民间工艺

发布时间:2022-01-27人气:470

中国是世界上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。雕刻、烙画、铁画、陶塑、扎彩、剪纸等传统手工艺众多,艺术精品光彩夺目。旧时仅窑湾镇各种工艺店有五十家之多,从业人员三千余名,群英荟萃,各展才艺,装扮古镇,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木工及工艺      

据民间逸闻,1368年,大明太祖朱元璋平定江山,金陵称帝建都。于是大兴土木,广招天下精英巧匠,运筹三载,历时二十一年,筑城墙,建皇宫。其中家乡安徽凤阳县郝、余两姓木工也在其列。一座座亭台榭坊碧瓦朱甍(méng),一重重殿宇楼阁金碧辉煌。工程进入尾声,有一郝姓艺师在大殿脊顶正专心雕琢华夏炎黄子孙敬崇的龙图腾,突然,有人高唱:“吾皇驾到”,在地面干活的工匠们闻声后四处逃散,郝师傅因无人接梯而无法下来,干脆继续点缀他的精美之作。朱元璋在文武官员、侍卫、皇后马娘娘、阿哥、公主的前呼后拥下巡视龙宫,他指着气势恢宏的金銮殿高兴地说:“朕做梦也未想到一个布衣乞丐,今天坐此龙椅,指点江山,主宰乾坤”。 马娘娘奉劝道:“我主万岁,如此兴言,有失龙尊”。大明皇帝顿感后悔。猛抬头,见郝师傅正在殿上干活,喝令下来,郝师傅吓得浑身抖瑟,如同筛糠。皇帝问话,只是打手势,一言不答。有个太监趁此插话:“我主息怒,此人既然是哑巴,肯定又是个聋子,莫与他一般见识”。事过之后,郝艺师谢过太监的救命之恩,会同余姓携带全家老小,乘坐木船,逆运河而上,落户窑湾。    

郝、余两姓族人皆木工世家,分别在桥口街西首以郝成友先祖创建郝家木匠铺(门面房四间,位于三圣庙对面)、大桥口东创建以余政昌先祖为首的余家木匠铺(郭怀芳东邻)、路南以余永年先祖为首的余家木匠铺。对打制各种家具、农具、婚喜嫁妆、油漆、雕刻、雕塑、加工殓葬棺材及建房校栱、查梁等,技艺精湛。窑湾镇及周边地区享誉甚高。生意红火。    

据大东门里桥口居民相传,清康熙年间,镇上臧姓某一乡绅,学识匪浅,家大业大,有钱有势,在社会上是一位呼风唤雨的人物。一次,他聘请郝姓师傅在二楼上打制家具,郝师傅解木、刨板、挖卯、开榫、拼装、雕刻、打磨、油漆等每一道工序皆精雕细琢,累得筋疲力尽,辛苦一周终于将一张中堂条几圆满完工,面带喜色。而臧财主满心不悦:区区小活三天就该完成,意怨郝师傅消极怠工,拖延工期。出于对民间艺人的尊敬,又因邻里关系甚好,不便明说。郝师傅心领神会,第二天花一天的时间以同样的木料打制同样的条几,于此,臧乡绅在楼下客厅正与几位好友吟诗联句、推杯换盏,尽兴之际,只听砰、砰两声巨响,郝师傅将两张条几自二楼踹下,一张摔得粉碎,一张安然无恙,臧乡绅见此情景方解用意,于是笑脸相迎,好言道歉,众友人齐声夸赞:“郝师傅身怀绝技,非同一般”。并邀来一起饮酒、助兴,被他婉言谢绝。从此,郝家木工技艺声名鹊起,传扬八方。    

郝氏门徒后辈闫承明家中, 现保存清光绪年间精致的一台橱柜,已使用一百二十余年,不开缝,不断榫,由红木、黄杨、青檀、紫檀、香樟、香椿、棠梨、枣木等23种木质拼扣而成,五彩分明,光亮华丽,做工精致,不愧为当代艺术珍品。

小红车,俗称“太平车”,一种独轮手推小搬运车。全车勿使用一颗铁钉,靠卯榫结构进行固定,车轴大多由坚硬如铁的檀木制作,车毂①()采用柔韧耐磨的柿木安装,车辋②(wǎng)由多块槐木拼扣而成,车辐③大多采用延年坚硬的柏木固定。为最大限度减小车辋的磨损量,四周外缘环绕由苘或麻和布条合编的辫子,车中间做有高出的支架,两旁载物。使用时省力、灵活、轻便,载重量可达五、六百斤。为给推车人减省力气,多赶路,前面也可一人牵拉。有好事者很形象地编成顺口溜:二扇夹一扇,中间有个“吱”“吱”转;前面牵个“吊死鬼”,后面跟个“鳖瞅蛋④”。常言道:小车不叫,不如不要。意思是说推上小车,走起路来,小车会发出“吱”、“吱”的响声才主贵,甚者可传至三里之遥,否则不如丢弃,也许是给单人走夜路壮胆、困乏提神或寂寞时自赏“音乐”罢了。在那军阀混战、贼匪蜂起的年代,路过匪寇经常出没的地带,为避免遭受抢劫,悄无声息地过境,在小车轴部垫一块硬纸片,就无声响了。小红车为旧时苏北、鲁南地区农、商、小贩、镖局、盐帮广泛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。淮海战役期间,参加支前的这种车辆达二十万辆。战争胜利后,陈毅元帅深有感触地说:“淮海战役的胜利,是解放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”。是对小红车的最大褒奖和对支前人民高度赞扬。余氏工匠余政贤、余政田、余政友、余政祥、余政昌、余永年、余永春等人打制的小红车,设计精巧,做工细腻,坚固耐用,闻名遐迩。建国后在木匠铺东山墙上还遗存一幅旧式车轮画像作招牌呢。      

注释:①车毂:车轮中心插轴的部位。    

②车辋:车轮外周的框子。   

 ③车辐:连接车辋和车毂的直条。    

④鳖瞅蛋:老鳖爬行到陆地产蛋后用土或柴草覆盖,一般隐蔽在一旁全神看守,以防遭到毁坏。这里形容精神集中、专注。    

木雕,中国新石器时代木雕就诞生了。最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镇已出现有木雕鱼,距今已有七千多年历史。在秦、汉时期的木雕工艺逐渐成熟起来,不仅绘画上,还是雕刻技术上都相当的精致完美。并且在施彩木雕出现之后,更证明着我们祖先工匠们在古代木雕工艺中的高超水平。    

木雕工艺是窑湾重要的传统艺术文化,不仅体现了先贤们精湛的雕刻工艺水平,还能体现人们高品位的审美观,更是代表高雅、富贵的象征。    

20154月,据镇上92岁池广州老人口述、余氏族人余兴华世代口传,清康熙年间至清末,山西会馆、安徽会馆、江西会馆(万寿宫)、三圣庙及沿街店铺古建筑房檐、梁柱上面,雕刻飞禽走兽,花鸟虫鱼,双龙戏珠等图案栩栩如生。江西会馆大殿内柏木柱上浮雕孙思邈、张仲景、李时珍、葛洪、华佗等药圣、医圣、及道家仙人,清新典雅,举止传神;神台前一排木偶小神像,或坐、或站、或弓腰,造型生动,剔透有致;后院戏楼天棚中央雕有圆形盘龙吐瑞,四周环绕五彩流云,斑蝶吻花等,刀锋婉转,淋漓尽致。皆闪耀着郝、余两家先贤们的雕刻艺术亮点。民国初,很多富户人家的条几、桌椅、门窗等雕有富贵牡丹、凤凰飞舞、玉立荷花等图案,惟妙惟肖。无处不彰显他们艺术瑰宝之美。清宫御前侍卫、福建延平总兵副将马从凯将军的嫡长孙媳马陆氏寝榻——雕花架子床,红木木质,卯榫结构,坚固延年。上下两层,围栏、床柱、牙板、四足及上楣板等全部镂空雕刻凤凰、麒麟、蝙蝠、喜鹊、花草等吉祥纹饰,雕工精细;床面上雕刻的石榴纹图案,通体为浅红色,枝壮叶茂,籽实饱满,翻枝过叶,层次分明,形象逼真。整体结构风格古雅,玲珑剔透。为余氏工匠余永年及余氏门徒闫承奇的经典之作。建国后,本床辗转周开祥家中,一九八十年代初,家主因此床占用房屋空间过大,曾聘请懂行的木工王维贤师傅花费一天工时、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上架部分拆解完毕,历经沧桑近百年,现仅剩床面雕刻图案,油漆仍光亮耀眼,纹理清晰。完好如初。万茂酱园店经理邱明,其后人邱四新家中至今保留郝庆生老人雕刻的一张床面的花鸟纹饰,凸凹分明,运线流畅,图案精美。2015年夏,被连云港一文物专家赏识后购回作永久收藏。          余永年、闫承奇合作的雕刻工艺

郝庆生老人雕刻工艺据陆振球《古镇窑湾》载,安徽会馆(典礼公所)佛殿内阎罗王、小鬼、判官等木雕像,刀锋粗犷,线条流畅;清朝末年,天主教堂内耶稣、圣母玛利亚、天使等雕塑,融合通雕、浮雕、沉雕、圆雕四大类工艺技术,精心打造,且按照西洋油画色彩着色,形神俱佳,独树一帜。 展现了窑湾郑氏(苏州籍)几代人精湛技艺和聪明才智。

清道光年间,新盛街老圩主臧崇品家“松鹤福寿”、“绿竹含烟”、“秋菊凌霜”、“寒梅映雪”四扇屏风;光绪年间,宝丰萃典当铺(西当典)客厅内,“喜鹊闹梅”、“孔雀开屏”、“蜻点香荷”、“八仙庆寿”四扇屏风。这些花纹装饰形态玲珑剔透,别具匠心。为苏镇扬会馆苏州帮周氏族人木器雕刻之代表作。

通过这些线条简洁、流畅、风格古拙的木雕工艺,侧面反映了窑湾当年商贸发达、经济繁荣,富裕人家、传教士等上层阶级享受高质量艺术生活之写照。

烙画,也称烙花、烫花、火笔画、火针刺绣。它是利用碳化原理,通过控温技巧,不施任何颜料以烙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现手法,在竹木、葫芦、宣纸、丝绢等材料上勾画烘烫作画,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术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,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。制作烙画时在物件上先揣摩、绘草画,后以铁针为笔,在油灯上炙烤,再在草画上创意、烙烫。在把握火候、力度的同时,注重“意在笔先、落笔成形”的原则。不仅利用中国画勾、勒、点、染、擦、白描等手法,还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,具有较强的立体感,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,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。后来,制作工艺和工具不断改革,由原来用火炙烤的烙针或烙铁换代为先进的专用电烙笔,可随意调温,制作方式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创新。

烙画相传起源于秦朝,但并无可考证据和史料。据民间传说记载,始见于西汉末年,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。据有关史料记载,清乾隆年间,窑湾镇上江西会馆、福建会馆已发现有全套的竹质烙画家具。光绪年间,马从凯将军住宅客厅内全套紫檀木烙画家具,举人臧雪楼家中挂屏松、竹、梅、兰烙画,这些烙画不知道是哪位方家的艺术杰作。清末,窑湾文人雅士将诗、词、书、画 制成烙画,互赠好友,互磋技艺,互赏风格。1931年,张华棠将军办窑湾私立“华棠学校”,学生的美术教学中就有“烙画”课程,他们把爱国豪言壮语、名人格言如“不忘国耻,抗日救国”、“口若悬河涤国耻”、“舌如利刃剪扶桑”等烙在横匾、门柱上,以作宣传用语,有时烙在竹扇、蒲扇及信物上相赠共勉。目前,窑湾烙画艺术后继有人,劳武路“古运轩”美术工艺店主人姚舜喜,在先师沈光启言传手教下,拼搏苦练十余载,在传统烙画的基础上通过改进、创新,工艺水平更高一筹。目前已创作二百余幅。图案素雅逼真,别具一格。时常吸引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专家、学者及业余爱好者纷纷临摹、潜心学习、与其切磋技艺。在苏北一带名气甚高。为弘扬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,促进教学的丰富性、趣味性,自2012年至今,窑湾镇中心小学在古镇景区内创办乡土课程培训基地—— 烙画工作室,特聘姚舜喜同志为“传统烙画特色辅导员”,要求每位学生对地方传统特色文化“烙画”为必修课程,让莘莘学子在求学生涯中感受惊喜、增强兴趣爱好。近年来,《徐州日报》、《新沂市报》记者多次采访并报道,新沂电视台“民生天天看”节目组曾四次作全程录像并报道;201712月,央视中文国际频道(大型纪录片《记住乡愁》)作全程拍摄并播放。另书法、美术造诣高深,如骆马湖旅游公司主办的《邂逅窑湾》报纸刊首题字、后河之上“月牙桥”、“华棠桥”、“戒赌桥”楹联、西大街“宝丰萃”典当铺、南大街“龙门客栈”酒店、后河南岸“邂逅”休闲厅等题字皆为本人真迹;20143月,新沂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举办的“第五届中老年人健身运动会开幕式”中,荣获书法比赛第一名。 

铁工及铁器工艺 

铁画,就是以锤为笔,以铁为墨,以砧为纸,锻铁为画。清康熙年间,安徽会馆佛爷殿内神台前,围有二尺高铁栏杆,镶有铁荷花图案,中间书有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六个正楷铁字,这就是窑湾最早的铁画。光绪年间,西大街“宝丰萃”典当铺营业台上建有铁栏杆,中间留有小铁窗,两旁镶有松、竹、梅、兰铁画,铁画两旁锻有草书铁书法对联:“以质得财,亲疏无异”,“因贪生息,尔我相安”;南大街“元升”典当铺柜台上小铁窗两旁,绘有紫藤缠绕丝棉木枝纹图案铁画,两旁锻有隶体铁书法对联:“南北客商来南北,“东西当铺当东西”。 这些精湛工艺,历史悠久,不知出自何处妙手。清末民初,古镇南大街徐家巷内贾麻子是远近闻名的巧铁匠,对中国传统铁画工艺有独到之处,集前人之长,自成一体,在举人臧雪楼住宅影壁墙上创作四幅铁画;大清浴池、小蓬莱酒楼店门前挂的四方亭形铁画灯,风格独特,实乃神技。不愧为窑湾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。    

大砍刀,窑湾自秦汉到民国中期,为兵家必争之地,战火频繁,铁兵器制造业也跟随飞速发展,作战武器大多为大刀、长矛、标枪、箭、戟、铳等,都由镇上七家铁匠铺精心打造,其中最为驰名的甄(北门附近)、贾(南大街)两家打造的冷钢大砍刀,采用优质钢材,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,融合自己的实践经验,观察完美的锻铁火候,把握最佳淬火水温,掌控恰当的回火时间,打制的战刀,既有较高的强度、硬度,又有一定的弹性、韧性和耐磨性,削铁如泥。清道光年间,举人臧纡青,绘海防图,奏万言书,力主禁烟。据《夷氛闻记》载,皇侄奕经大将军采用其《分伏散战法》,“杀黑夷三百余,擒夷目四、白夷五十余”。“自是夷每见勇纷至,莫敢还拒,纷逃归舟”。杀得英夷屁滚尿流,望风纷逃。在家乡组建团练“忠壮营”,招募乡兵万人,军事化训练,配备本镇造大砍刀及其它冷兵器,保家守园。    

铁锚,宣统年间,有一江南船老板王姓,使用的三角铁锚,在一次起猫时由于伙计用力过猛,断掉一角,这只铁锚已传世三代,弃之难舍,留着无用,已寻找十多家铁匠锻接都很不理想,在一次使用时险些酿成大祸,当时又无焊接技术,只有回归废品摊?无奈之下,沿运河北上,寻求高师。有一天傍晚,逆风大作,船行艰难,干脆停泊窑湾码头,登岸四处打探,终于拜访镇上甄家铁匠铺甄云标师傅,技艺非同一般,名响十里八村,双方经讨价还价,最终以高价相当于二石小麦的工费达成协议,王船主慷慨地说:在自己家乡按市场价只需二斗小麦方可。甄师傅自信地承诺:此猫锻接使用三年满意后再来兑现。王船主使用六年后完好无损,高兴至极,泊船后揣上银两,带着伙计,肩挑江南上好的丝锦绸缎,登门酬谢。    

鬼头刀,民国年间,除甄家甄云标、贾家贾荣芝等铁匠铺照常营业外,又增开了颜士先铁匠铺,姜开泉铁匠铺,宋殿友铁匠铺,臧恒茂铁匠铺(界牌街清莲浴池南邻),赵长义铁匠铺(主体以锻、砸马掌为生),王守才铁匠铺,郑秀山铁匠铺(清真寺东邻)等,他们除打制战刀、日用铁器外,还加工、定做镇上九家烟丝店烟丝刨刀,印刷厂切纸刀,桂片糕店切糕刀,酒馆、饭店使用的菜刀、剁刀等,质量上乘。抗日战争时期,颜家铁匠铺主人颜士先得到其师傅王荣坤的真传,制出的刃具享誉鲁南、江淮一带,为宿北县(县府为1943915日成立)马陵大队打制的“鬼头刀”,杀日寇,除汉奸,驰骋疆场,所向披靡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解放初,颜士先老人曾任新沂机械厂锻工车间主任,后退休;其子颜希胜17岁辍学从艺,现近花甲之年,仍能挥动16磅的铁锤锻铁,嫡孙颜振、颜振忠秉承祖业,精心打制各种生产、生活工具。如今,一家十口,三世同堂,其乐融融。    

农具厂,1953年,镇上由郝家、沈家、余家、庞家、王家等木匠铺集中起来,成立若干木业组。1955年,再由木厂、铁匠铺(总计22家)技术人员联合成立由新沂县手工业管理局所辖“窑湾铁木业社”,1974年,因企业结构调整,由县二轻局调整为社办农具厂,厂长先后为沈希顺、张洪涛、沈士渠,生产主任为郝庆生、姜开武等人,职工有郝庆云、郝庆堂、郝明高、郝明福、余政友、余政祥、余政德、于永春、余永宝、余兴华、余兴启、单如意、陆伯成、饶加旭、宋福荣、闫承焕、刘乐君、王德州等80余人,生产厂房40余间,占地面积3500余平方米,一九八十年代初为鼎盛时期,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9.8万元,流动资金22.4万元,以加工、生产、维修木器、铁器、机械等工农业产品及生活用品为主。尤以农用镰刀闻名大江南北,工艺考究,刀刃锋利,坚固耐用,质优价廉,连续三年被评为江苏省、徐州市名优产品。为窑湾人民公社所属的龙头企业,工副业收入的主要支柱,曾轰轰烈烈、辉煌近40载。1991年由国家下达企业改制政策而转为民营性质的机械维修制造厂。2012年为促进窑湾古镇旅游开发而关闭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窑湾陶艺    早在秦末汉初,窑湾及周边地区上窑、下窑、六座窑、猫儿窝、马家集、万庄、头湾、二湾、三湾、钱口、隅头等村庄,方圆四十余里窑群连片,浓烟滚滚。先辈们就利用大运河、沂河、骆马湖畔的特有土质烧制陶盆、碗、缸、坛、罐、澄泥盆、瓶、笔筒、画插、壁画、人物肖像、儿童玩具等生活用品、工艺品及建筑砖瓦等为业,传统手工制作,通过配料、淘泥、揉泥、造型、阴干、烧制、上彩等工序,制作的工艺品,质量上乘,既有实用价值,又有观赏性能,畅销大江南北。享誉甚高。据传,当地窑业兴旺还与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有关呢,清代文坛泰斗、《四库全书》总编篡纪晓岚大学士,通天文、晓地理,无所不知,观天象、识风水更是得心应手。乾隆三十年(1765),高宗帝第四次南巡后返朝,途经宿迁县,驻跸皂河龙王庙,同纪晓岚微服私访来到了窑湾“天后宫”,登“望月楼”,凭窗西瞰,隔水岠山云气缭绕,大运河上白帆点点,渔火炊烟,好一幅多彩多姿的风景画。东眺骆马湖,一缕霞光下,大水退后,秋禾千顷,郁郁葱葱,心旷神怡焉。这时,纪晓岚指着前方五里处刘庄(现刘宅村)说:“我主你看,此处突兀一高宅酷似仙鹤,颈向西南俯首啼汲运河之水,振翅欲飞,此处不是等闲之地啊。接着又指向远方湖中心金銮殿(村庄名)说,此地上空紫气升腾,祥云笼罩,非帝王既将相将要出世。若莫制之,两大隐患将来必定威胁大清基业,动摇我主江山,祸害无穷啊!”高宗帝半信半疑,于是当天装扮商人模样驾舟前往探个虚实。金銮殿,明太祖朱元璋孩童时常与表弟郝大勇、邻舍赵石头在一起做游戏、追逐嬉戏的地方。有一天,把薅猪草用的粪箕子底朝上当做“朝堂”,朱元璋坐在上面,他们二人作揖(yī)、叩首,行跪拜大礼,安然无恙,当赵石头坐在上面,朱元璋刚欲行大礼时,赵石头瞬间栽下,气绝身亡,一命呜呼。后来朱元璋果真坐了大明皇帝,当地百姓恍然醒悟中把当年朱元璋“坐朝”的地方习称“金銮殿”了。之后风云激荡四百余年,潮起潮落,儒雄荟萃,人才济济,历来为藏龙卧虎之地。高宗帝耳闻当地人侃谈,纪晓岚的风水之说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。而后,君臣二人如此这般嘀咕一通,打道回朝。不几日,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,自镇北沂河口晁家沟开挖一条人工河流蜿蜒东南,穿刘庄、傍金銮殿入湖东大墩村,“龙脉”被彻底斩断。并且在刘庄西北、东北各三里处(仙鹤翅膀处)积土盘囤上窑、下窑两处窑群,焼砖制陶,再在仙鹤的头部运河岸边窑湾镇建三圣庙宇镇扼,在金銮殿西南方五里处大兴土木,盘囤六座窑,西北方已盘有下窑,于此,刘庄、金銮殿前后、左右窑群连片,烈火昼夜不息,炙烤,因此仙鹤不复,祥云不再,灵气殆尽,才子佳人,王侯将相一去不返。当地人们世世代代以农耕、烧窑、打渔为生,过着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的平凡生活,繁衍生息。都是传说故事,不可相信。清末民初,窑湾圩圩主、窑湾区董事闫承武先生收藏的澄泥盆,外壁上饰有凸起三只螃蟹、间饰二枚螺蛳、周围纹有碎花图案。通体为红褐色。古朴大气、风格独秀,现世传其嫡孙家中。1978年,经徐州市博物馆有关专家鉴定有二百余年历史,为国内罕见工艺品。闫家后人常听先祖口碑相传为乾隆年间窑湾陶窑烧制的艺术品。见证了窑湾当年制陶工艺的先进水平(《一湖二河窑湾人——闫承武》有详细介绍)。又据金裕龄《我的回忆录》载:……我的祖父后来在窑湾街上开了“生记粮庄”,购置船舶,利用大运河交通,地方物产,做起了收购、运输、转运、销货一条龙服务的生意。“生记粮庄”在新粮上市时就用自家木船租雇佣,大船将地方出产的小麦、大豆加窑湾宫廷四酥、月饼、桂片、绿豆烧酒、熏鸡、熏肉及骆马湖水产,南运苏州、沪杭等地,然后将其工业品及无锡大米运回窑湾周围倾销;又将窑湾及周边地区土窑烧制的釉色瓦、盆工艺品运往天津、北京各地,就这样经多年经营。抗日战争前“生记粮庄”有吨位大船十八艘,置有田地三百六十亩,很快富甲一方。窑湾传统制陶工艺轰轰烈烈传承二千余年,振兴地方经济功不可没。因历史变迁和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逐渐衰落。为弘扬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文化,一九八十年代初,窑湾籍徐州师范学院教授金裕龄先生创作的陶质壁画《教育之光》十二幅,镶嵌在徐州高等师范教学大楼墙壁上;后来又制作了《红楼梦金陵12钗》等彩色泥塑传播海内外。如今,窑湾镇北三十余里骆马湖畔堰头村杜彬来艺人,为传承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,放弃去大城市发展的机会,夫妻二人在家乡通力配合,制作、烧制各种规格的陶器工艺品,产品畅销临沂、宿迁、河南等地,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。201712月,央视中文国际频道(大型纪录片《记住乡愁》)作全程拍摄并播放。观众收视率甚高,成效显著。目前,窑湾北门内“窑湾湾窑”陶艺馆内陈列各种传统陶器制品,同时还可以领略到各种传统陶艺的现场制作展示,再现窑湾当年独特的制陶工艺。

扎彩、泥塑、剪纸、绘画、书法及其它    

扎彩,就是用一种篾条扎成骨架,再用彩纸、丝绢裱糊成形的用于民俗活动的民间工艺品。窑湾扎彩工艺据说溯源于明洪武年间,距今已有640余年历史。兴盛于清末民国初期。后河街的郭怀堂老人,多才多艺,不仅开设“仁慈”小诊所,行医治病,而且擅长绘画,常画小品如花、鸟、虫、鱼等。大幅之作松鹤牡丹、梧桐凤凰、十八罗汉、仕女图等。并且对扎彩工艺更是情有独钟,他设计的一顶花轿,四周扎有八仙人物形态各异,栩栩如生,轿顶当中为“凤穿牡丹”,垂花彩翠,令人叹为观止。南大街的张锡林老艺人,扎彩世家,至本人已五代相传。他扎制的风筝造型新颖,工艺精美,采用竹篾、五彩金箔纸、丝绸等,通过捆扎、裱糊、描绘等程序,扎成形状不一的龙、蝴蝶、蝙蝠、蜈蚣、五角星、嫦娥奔月等各种风筝达百余种。为了保持风筝升空平稳,在下方缝上两条丝绢飘带。有的在动物、虫风筝两侧固定风车或鸡蛋壳、白果壳之类的小东西,在空中飞行时会发出各种如哨音的响声。另本人对绘画艺术颇有成就,沂河北涯“三清观”大殿内,西面墙壁四幅仿立轴式壁画梅、兰、竹、菊,争奇斗艳,引人入胜。采用当时最超前的“水彩画”画法,水彩搭配协调,线条优美多姿,色彩斑斓,为旷世佳作。回民街南头的马育才,少年颇具艺术天赋,绘画、雕塑、剪纸、装裱、口技、曲艺等无一不精,当他二十岁时,对扎彩如花车、旱船、抬阁、架阁、牌坊,还有祭奠用的五彩纸幡、旗、锣、伞、扇等,不论是天上飞禽,地上走兽,还是水里鱼虾,都扎得活灵活现,真切动人。西大街的闫长乐艺人,对各式灯笼的制作独具匠心。西大街的孙成德艺人,对扎制狮子头、人物、小鬼、判官、虾精、蟹将、蛤蟆美人等工艺有独到见解,因此,形容人办事棘手,当地有句歇后语:孙成德手艺,难描难画。周庆恩艺人,不仅精通木工、瓦工、扎彩技术 ,尤对雕塑艺术别具一格,他吸收民间各种文化艺术精华,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,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味,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。如他捏制的泥塑作品财神爷、红脸关公、孙悟空、猪八戒等。若与你擦肩而过,能把你的举止、神态鲜活逼真地捏制出来,如同其人。技艺非同一般。捏制一件成品工艺,需通过备料、构思、捏制、阴干、打底粉、涂颜料等工序,大约经过三、五天时间才能完成全活。古镇窑湾的繁华与兴盛,绚丽多姿,离不开这些巧匠们的精心装扮。解放后,各家民间艺人改行、歇业或异地谋生 。扎彩艺人张同才,幼时心灵手巧,聪颖过人,拜镇上“小能人”周庆恩为师。青年时期参加淮海、渡江、上海等战役,建国后积极投身到“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”的洪流中,勇猛善战,表现突出,记一等功、二等功五次,荣获纪念章、八一奖章、独立自由奖章等各类勋章计九枚。五十年代中期,带头回乡支援地方建设,曾任窑湾公社综合商店经理和居委会副主任等职。1983年岁末,在有生之年重操旧业,于中大街开设“民间工艺”门市,制作兼经营,服务街坊乡亲。以扎彩、剪纸、装裱为主,兼顾绘画、书法、文学创作等文化爱好。他扎制的“龙”风筝,形神兼备,华丽壮观、庞大而不失优雅,需三位壮汉牵放,飞行在夜空中,摇头摆尾,双眼闪烁(安置彩灯泡),鳞光闪闪,霎那时“蛟龙戏水”,顷刻间乘风翱翔,待会儿“盘龙云海”,围观者拍手叫绝,齐声喝彩。翌年秋,他代表新沂县民间艺术协会,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协会举办的“中国民间艺术展览”活动。1989年,《农民日报》文联会编印的《中国现代艺术人才大集》第一集第74页中收录了张同才老人的名字、简历和业绩,称他为“民间工艺能手”。后起之秀居成凯,出生于1970221日,根生土长窑湾镇人,1995年师承本镇民间艺人张同才先生,恪守师训,勤奋好学。目前,业余时间在古镇三道街东首开设“民间工艺门市”,擅长扎彩、剪纸、装裱等。他剪切的“十全十美”图案,造型新颖,运线流畅明快,刀刀合缝,丝丝入扣,粗犷豪放中透着精巧,深沉厚重中蕴藏着灵气。他不仅对民间传统艺术有一定建树,而且对书法、文学创作尤有名气。书法风格雄浑厚重,飘逸潇洒。其《静夜思》等10多幅作品在各级书法活动中获奖,有的被馆藏或被碑林收勒。先后有2000多篇新闻报道文章在各级媒体上发表,曾获徐州市十佳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。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。现任职于窑湾镇政府。

目前,窑湾古镇已有工艺店六家之多,或兼营美食小吃、或兼营殡葬用品,或专一扎彩,或多艺并举。他们不仅继承、发扬传统技艺,而且开发新工艺,与时俱进。愿窑湾镇的民间艺术精英们再接再厉,让艺术之花更加绚烂芬芳。    


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?

0 0
标签:全部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ywgz.com/fyms/155.html

网友评论

管理员

该内容暂无评论

美国网友
在线留言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0516-88554002

微信咨询
窑湾古镇
返回顶部